司法所如何为群众办实事?看看松洲街这"五个一"
2021-06-17 23:11:43






基层司法所是面对群众的第一线政法部门,群众的满意度和评价是司法行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。


司法所如何为群众办实事?

一起来了解一下松洲街的“五个一”





“一次征求意见”自觉接受辖区居民群众的全面监督


今年5月,松洲街司法所根据“开门搞教育整顿”的原则,在综治信访中心及各社区居委会门口张贴了致居民群众的《征求意见信》,公布了区司法局监察室和松洲街司法所的办公地址、联系电话和电子邮箱,诚恳接受群众对的批评、建议、投诉、举报。到目前为止,暂未收到相关监督意见。





“一轮座谈会面”积极听取协作部门、工作对象的宝贵意见


基层司法所的能力强不强、作风好不好,评价高不高,日常联系的协作部门、工作对象最有发言权。


4月至今,松洲街司法所先后邀请派出所教导员、社区法律顾问、社区居委会主任、刑满释放人员(原社矫对象)等协作部门领导、管理对象进行座谈,主动听取他们对松洲街公共法律服务、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等工作职能的宝贵意见,积极查找不足、持续整改、建章立制、巩固提升。





“一次靶向送法”主动协助相关执法部门解决困扰“痛点”


今年4月,松洲街司法所在一次基层调研时得知辖内的某看守所面临两大难题:

  • (一)部分“二进宫”违法人员因法治意识淡薄较难管理;

  • (二)个别家属对法律及法律服务的认识不足,受不良机构“蛊惑”后自行到场所“领人”。


了解以上两大“痛点”后,在公法科和法援处的指导和支持下,松洲街司法所与拘留所达成如下法治宣传方案:

  • (一)可根据需要引导相关人员到我们辖内15个公共法律服务站点进行咨询;

  • (二)在其群众来访大厅一方面张贴、放置公法类、法宣类海报和宣传单供查阅,另一方面播放法宣视频;

  • (三)在场所内部播放法宣音频;切实引导违法人及家属正确、合法地维护权益。


经该所后续反馈,重新违法和“领人”家属的人数都呈下降趋势,此次“靶向”送法成效显著。





“一系列暖心服务”逐步拉近与外籍社矫对象的心理距离


外籍在册人员莫某因危险驾驶罪被判处缓刑五个月于今年4月到松洲司法所服刑。由于语言与生活习惯、认知等各方面存在较大差异,在该外籍人士的服刑过程中曾出现不少问题。通过一系列暖心的服务与之拉近距离,此后,莫某不但有事主动“报备”,而且服刑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,管理教育工作也逐步走回正轨。




“一本便民手册”不断夯实公共法律服务的工作基础


经过前期多番基层调研,松洲司法所发现目前辖内以社区法律顾问的定期值班为主,在线解答为辅的社区公共法律服务的模式与一些常住退休老人、文化普遍较低的暂住务工人员的需求不相匹配。


随后,松洲街司法所将人民调解、法律援助、公证等法律服务简介、调解组织和社区法律顾问简历整合成《公共法律服务便民手册》发放至各社区公法站点。即便法律顾问不在场,社区工作者也可以通过该“工具”为群众提供基础性的引导意见,群众也可以通过该“媒介”获得最直观的认识,双方的沟通效率大大提升,公共法律服务这项基础性、服务型和保障性的工作也逐渐被更多的群众所熟知。





通讯员 松洲街司法所

图片由通讯员提供